茶不僅是茶,是生活習慣,也是一種態度;魚池鄉農會秉持著「要讓大家知道台灣也有好喝的紅茶、進而讓全世界都認識」的理念前進。
100%台灣自然農法栽種,大葉種茶樹為喬木,有一直立樹幹,樹體強壯,在種植過程中不需施放農藥;我們推出的茶均無人工香精、無人工添加劑,遵守傳統製茶工序,提供消費者安心、高品質的産品。
毎天一杯紅茶,獲得身、心、靈的洗滌;我們全系列的茶葉是逐批送SGS檢驗,無農藥殘留,始包裝上市;真心希望毎一個消費者在購買我們産品的同時,都能感到十足的安心和信賴。
源起--民國14年日治時代,日本人由印度阿薩姆省引進「阿薩姆紅茶」大葉種茶種,並遍訪全台各地,尋找地理環境、土壤、氣候與阿薩姆省相當及當地具有製茶品質條件,最後由魚池郷日月潭雀屏中選・ 其海拔約800公尺的多變地形,擁有豐富的地理環境,加上適宜的年均温及穩定的濕度,讓魚池郷紅茶生産紮根的温床,之後經由台灣省茶業改良場魚池分場不断進行品種選育,才造就出名聞遐邇的魚池紅茶。
因日月潭茶區微妙的風土差異,決定了日月潭紅茶茶質的氣韻,是其他地區的紅茶遠不能及的。
魚池郷及日月潭地區所生産的高級紅茶,當年是台灣外銷主力之一,也是日本人向天皇進貢的「御用珍品」,曽在國際市場上叱吒風雲,並與錫蘭紅茶、大吉嶺紅茶相提並論,其品質及魅力可見一般。
對台灣人來說,茶飲、飲茶,是一幅再自然不過的生活風景...日月潭紅茶是以手工採一心二葉大葉種茶葉(茶菁),製成條型茶(茶乾),以便和高山茶的球型茶區別開。紅茶是屬全發酵的茶,對身體的影響最小,不易造成負擔,是可以喝一輩子的茶。
係由台灣原生山茶及緬甸大葉種Burma交配,經50餘年的育成,日月潭溫潤氣候所孕育的優良品質,在921震災後,扮演產業復興的重要角色。其沖泡後散發出天然肉挂、薄荷的香氣,耐人尋味。
初蕊是屬於天的滋味;當春風吹拂,台茶18號茶樹歷經寒冬後,綻放出新芽;在春分前後,我們將其輕取嫩採,製成茶乾,其味具淡淡的甘蔗香、清香甘甜、不苦不澀,令人陶醉。
八十年前,日本人在魚池鄉貓囒山立了「紅茶試驗所」引進阿薩姆大葉種栽植。魚池紅茶在倫敦拍賣會中名列頂級,成為時的外銷主力,也是日本天皇的御用珍品。
台茶21號由茶業改良場以祈門茶種與印度大葉種Kyang育種而來,2008年正式命名紅韻,茶湯橙紅明亮,洋溢柚花蜜香,口感醇美,令人齒頰留香。
台灣山茶是生長於水沙連《日月潭地區》的原生種茶樹,茶湯金黃帶紅,散發林野芬芳氣息,甘滑醇厚,喉韻甜潤。產量稱少,屬紅茶中的上品。
品飲紅茶可以任意隨性:茶包、馬克杯、熱水一沖,隨時可以享受一杯好茶。亦可以講究專精:茶席擺設、茶器、 置茶步驟、水溫...在細節中享受人文茶藝的。
茶壺:泡紅茶請使用瓷壺或玻璃壺,壺身要有足夠的空間給茶葉伸展。
茶杯:使用瓷杯或玻璃杯。
茶匙:取茶用,一匙的份量約3g的條型茶,勿用手直接抓取茶葉。
茶海:使用瓷或玻璃材質,將泡好第一泡及第二泡的紅茶置入,混合兩泡茶後,倒入茶杯使用。
水質:使用新鮮、不隔夜的水,水龍頭流出的水飽含空氣最為合適,但自來水都有帶有氯氣難聞氣味,所以將需要用濾水器過濾掉;要避免一再沸騰的開飲機的水。
水溫:較常使用剛沸騰的滾水,但紅茶的特性就是本身俱來的「香氣」及「收斂性」(一般通稱澀味);水的溫度會影響紅茶的香氣及澀味。
越高溫的水越容易讓紅茶的香味釋出,澀味亦然;有一派茶道泡茶的方式是使用滾水降溫至85度~90度沖泡紅茶,浸泡的時間拉長;泡出來的茶溫潤甜順。
取—玻璃壺(容量約500cc)投入5g的日月潭紅茶→注入熱水→靜置1分鐘→注入茶杯紅茶茶葉與水的比例1g的茶葉兌80~100cc的水,憑個人喜好,可將茶葉增減。
炎熱的夏天能來一杯沁涼的冰紅茶,是格外的享受。要製作冰紅茶有3種方式,各自泡出來的茶風味也各異其趣,方法十分簡單:
冷泡法:1000cc的冷開水可置入日月潭紅茶約10g(或茶包2包)靜置4小時後,撈出茶葉(或茶包)再放入冰箱;亦可直接放入冰箱,待8小時後取出飲用。
急速降溫法:按照泡熱紅茶的步驟一樣,但水量減半(或茶葉增量),待茶色融出,馬上放入冰塊急速冷凍;茶香、茶味瞬間鎖住。
大壺煮茶:1500cc的水煮沸,放入日月潭紅茶約10g(水量可多些);熄火,放涼後,將茶葉撈出,茶湯送入冰箱。
乳化現象:紅茶為全發酵茶,茶湯富含茶黃質及茶紅質,冷卻後會形成茶乳(tea cream)現象,為高品質紅茶的徵象;只需搖晃或注入熱水,馬上恢復透明茶湯顏色。
收斂徃:紅茶的特性,入口時會覺得澀,但舌根一下子就放鬆舒坦、喉頭生津。
茶菁:指手採一二葉的茶葉。
茶乾(毛茶):指完成製茶工序-採摘、萎凋、揉捻、解塊發酵、乾燥後形成的條茶。